新闻资讯

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  行业新闻

新闻资讯

行业新闻

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明确了2025年和2035年两大阶段目标

时间:2021-05-19 17:21:45 点击:

  为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,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日前起草了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(征求意见稿)(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13日)。《规划》从设计、材料、生产制造、装备、供应、管理、标准以及相关软件、硬件等方面,提出了重点任务和明确的目标。《规划》的部署通过“六大行动”和“两大阶段目标”,清晰描绘出制造业发展的路径。


智能制造,虚实融合


  ——六大行动。包括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领航行动、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改造行动、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、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、智能制造标准引领行动等。

 ——四项原则。包括坚持市场主导、坚持创新驱动、坚持融合发展、坚持系统推进。

 ——两大阶段的明确目标。到2025年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,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。到2035年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,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。

  其中,2025年转型的具体目标是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及以上的企业超过50%,重点行业、区域达3级及以上的企业分别超过20%和15%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、产品良率、能源资源利用率等大幅提升。

  发展路径和目标

  推进智能制造,关键要立足制造本质,紧扣智能特征,以工艺、装备为核心,以数据为基础,依托制造单元、车间、工厂、供应链和产业集群等载体,构建虚实融合、知识驱动、动态优化、安全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统。作为一项持续演进、迭代提升的系统工程,智能制造需要长期坚持,分步实施。到2025年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,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。到2035年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,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。

  2025年的具体目标是:

  ——转型升级成效显著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及以上的企业超过50%,重点行业、区域达3级及以上的企业分别超过20%和15%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、产品良率、能源资源利用率等大幅提升。

  ——供给能力明显增强。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,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%和50%。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到10家以上。

  ——基础支撑更加坚实。建设一批智能制造领域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,并形成服务网络。制修订200项以上智能制造国家、行业标准。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。

 重点任务

  (一)加快系统创新,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

  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,推动跨学科、跨领域融合创新,打好关键核心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战,构建完善创新网络,持续提升创新效能。

  1.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

  聚焦设计、生产、管理、服务等制造全过程,突破设计仿真、混合建模等基础技术,开发应用增材制造、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工艺技术,攻克智能感知、高性能控制、人机协作、精益管控、供应链协同等共性技术,研发人工智能、5G、大数据、边缘计算等在工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。

  2.加速系统集成技术突破

  面向装备、单元、车间、工厂等制造载体,构建制造装备、生产过程相关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,开发生产过程通用数据集成和跨平台、跨领域业务互联技术。面向产业链供应链,开发跨企业多源信息交互和全链条协同优化技术。面向制造全过程,突破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、建模仿真、分析优化等技术。

  3.加快创新网络建设

  围绕关键工艺、工作母机、数字孪生、工业智能等重点领域,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载体,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。推动产业化促进机构建设,加快智能制造创新成果转移转化。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,加速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推广应用。鼓励企业牵头建设创新平台,促进创新资源集聚。

  智能制造,虚实融合


  (二)深化推广应用,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

  聚焦企业、区域、行业转型升级需要,围绕工厂、企业、产业链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,开展多场景、全链条、多层次应用示范,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。

  1.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

  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、全要素深度融合,推进制造技术突破、工艺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,实现泛在感知、数据贯通、集成互联、人机协作和分析优化,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示范工厂。引导“链主”企业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,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实施智能化升级。鼓励各地方、行业开展多场景、多层级应用示范,培育推广创成式设计、网络协同制造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、预测性维护、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。

智能制造,虚实融合


  2.加快行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

  针对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原材料、消费品等领域细分行业特点和痛点,制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,分步骤、分阶段推进数字化、网络化改造。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,持续推动工艺革新、装备升级和生产过程智能化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,着力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水平。建设行业转型促进机构,加快数据、标准和解决方案深化应用。组织开展经验交流、供需对接活动,总结推广智能制造新技术、新装备和新模式。

  智能制造,虚实融合


  3.促进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

  鼓励地方创新完善政策体系,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智能制造发展路径。推动跨地区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创新、供需对接、人才培养等合作。鼓励地方、行业组织、龙头企业等联合推广先进技术、装备、标准和解决方案,加快智能制造进集群、进园区。支持产业特色鲜明、转型需求迫切、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建设智能制造先导区,打造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策源地、示范应用集聚区、关键装备和解决方案输出地。

  (三)加强自主供给,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

  依托强大国内市场,加快发展装备、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,培育壮大智能制造新兴产业,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,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。

  1.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

  针对感知、控制、决策、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,加强用产学研联合创新,突破一批“卡脖子”基础零部件和装置。推动先进工艺、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,通过智能车间/工厂建设,带动通用、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。推动数字孪生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,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。

智能制造,虚实融合智能制造,虚实融合


  2.合力发展工业软件产品

  支持软件企业、装备制造商、用户、科研院所强化协同,联合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过程各环节的核心软件,研发嵌入式工业软件及集成开发环境,研制面向细分行业的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。推动工业知识软件化和架构开源化,加快推进工业软件云化部署。依托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,开展安全可控工业软件应用示范。

智能制造,虚实融合智能制造,虚实融合


  3.着力打造系统解决方案

  鼓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用户加强供需互动、联合创新,推进工艺、装备、软件、网络的系统集成和深度融合,开发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。聚焦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,开发轻量化、易维护、低成本的解决方案。规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发展,引导提供专业化、高水平、一站式的集成服务。

  (四)夯实基础支撑,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

  瞄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,健全完善标准、信息基础设施、安全保障等发展基础,着力构建完备可靠、先进适用、安全自主的支撑体系。

  1.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

  持续优化标准顶层设计,统筹推进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行业应用标准体系建设。加快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,在智能装备、智能工厂等方面推动形成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团体标准、企业标准相互协调、互为补充的标准群。加快标准的贯彻执行,支持企业依托标准开展智能车间/工厂建设。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,推动技术就绪度高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发展。

  智能制造,虚实融合


  2.完善信息基础设施

  加快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、5G、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,鼓励企业开展内外网升级改造,提升现场感知和数据传输能力。加强工业数据中心、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,支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。支持大型集团企业、工业园区,围绕内部资源整合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、产业链供应链协同、中小企业服务,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实现全要素、全产业链数据的有效集成和管理。

  3.加强安全保障

  围绕智能制造安全需求,协同推进网络安全、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建设,推动密码技术深入应用。强化网络安全和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,推进工业数据治理。完善覆盖国家、地方、企业的多级工控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网络。加大网络安全产业供给,推动专用产品试点应用。培育
工业安全服务机构,提升诊断、咨询、设计、实施等服务能力。落实企业安全防护主体责任,引导企业建立符合政策标准要求的技术防护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。


本文源于中国自动化网http://www.ca800.com/news/d_1o31ekfkme1d1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!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。

山东迈泽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手机:186 0642 9510
邮箱:maizeke@qq.com
Q Q : 715782410
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高新区互联网小镇299号

 

 

移动端访问

版权所有:山东迈泽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49673号-1       技术支持:创世网络